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雨林咖啡

講師:吳子鈺

  初次和雨林咖啡邂逅在一場下過雨的午後,經過沖泡人的講解後大致了解這個名字的由來,從環境衝擊的角度來看,能夠在雨林間找出咖啡的棲息地,而不用大面積砍伐雨林的方式,再給予咖啡農民合理的回饋,此舉的確意義非凡。初次品嘗之際,愈接近杯口,就愈發覺得香氣凌人,而以嘴唇輕碰舌尖潤之的感覺卻又是如此圓滑略帶一點酸味,這酸究竟是雨林的酸還是農民的酸?我想是兩者皆有吧,只是我當時對咖啡尚不了解,也不知它就是曼特寧。

  如今我已對"吳子鈺的雨林咖啡"當作是一種品牌了,在親自見到本人之前,我從未想過這個品牌對於當地社會的連結是怎麼樣子情境,也不知道雨林咖啡這件事其實只是結果,而不是真正的出發點。子鈺老師在當地六年的歷練除了認識以外已經陸續做到咖啡農的培力、熱帶栽培業的研究、找回當地對於音樂的熱情等等,每年每年豐富的變化與當地政府的棕櫚樹政策,配著課堂上的手沖單品咖啡,此景悄悄地在心中刻了起來。

  而分享的開頭,我們回到過去走一遭看到咖啡與熱栽的歷史,以前種種的血腥暴力對照今日的苛刻壓榨,代表著從帝國主義到資本主義的我們其實沒有改變太多,看似生活便利、四海昇平,但有權的人依然用著不同的方式拿到不當的利益。所幸大部分的國家都有拿到民主這把利器,只是要用這強大的功能需要每個人的參與討論,才能達到最大效益。我想公平貿易對生產者是個很棒的主題,當我們不再唯利是圖,才有辦法看清楚是什麼人在幫我們服務。再次碰到曼特寧的時候才有辦法想起蘇門答臘雨林上的穆斯林咖啡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